近日,由廣東省知識產權局主辦,廣東省知識產權研究與發展中心與廣東中策知識產權研究院聯合承辦的《2016年度廣東省企業專利百創新百強榜》(以下簡稱“廣東專利百強榜”)發布會在廣東召開,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芭田股份)以較強的專利創新能力榮獲2016年度廣東企業專利創新殊榮,這也是廣東省眾多肥料企業中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評審組專家表示,芭田股份獲此殊榮當之無愧,既是對芭田股份長期致力于技術和產品創新的肯定,也是對行業企業技術和產品創新的激勵與鞭策。
創立于1989年的芭田股份,歷經28年的發展,先后進行了幾次大的技術創新。早在1992年之前,大多數農民還在使用單一肥料或通用進口復合肥時,芭田股份就開發出了高效二元復合肥。這種肥可有效促進農作物增產和改善品質,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并改變了農民長期以來的用肥習慣;1997年,芭田股份又推出了自主科研成果——芭田藍復肥,并在全國掀起了藍色肥料的旋風。“芭田藍”三元復合肥,它神奇的肥效不僅令同行業及業界專家刮目相看,更成為廣大菜農們的搶手貨;近年來,芭田股份在磷礦資源的綜合利用技術、用于復合肥的農用聚磷酸銨工藝技術、以及用于芭田功能肥的生物有機碳技術、納米增效技術和智慧農業平臺大數據應用等技術方向開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大量自主知識產權。這些技術方向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使產品更適合于中國農業發展的需要。
其中,芭田股份自主創新研發“冷凍法”硝酸磷肥工藝,在貴州誕生了首套國產化硝酸磷肥裝置,將甕安優質磷礦中的全部礦物質養分活化,制造出全營養、更高效的肥料;以聚磷酸銨技術為核心的“芭田和”助力億萬農戶增產增收增益;以有機碳技術為核心的黃金系列復肥“撒肥成金遍天下”;以納米增效技術為核心的經濟作物功能肥為作物提供全營養。
參加發布會的專家表示,芭田股份的專利創新是中國肥料技術研發、企業發展以及農民進步的必然產物。同樣在第十八屆中國專利獎評選活動上,芭田股份發明的“高塔造粒生產顆粒復合肥料的方法及設備(ZL03139601.1)”榮獲第十八屆中國專利優秀獎,這也是中國肥料行業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企業,這是行業對芭田股份的認可。
芭田股份總農藝師段繼賢表示,芭田股份創建28年來,每一次技術創新都對中國復合肥行業的技術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如芭田股份高塔造粒技術的推出,不僅填補了中國復合肥高塔造粒技術空白,還讓肥料復合率從2003年的30%提升到目前的50%左右。而這種成功并非偶然,基于芭田股份在創建之初就已融入創新基因,有力地保障了企業的人才梯隊建設和新興技術儲備,支撐了企業的科技創新,也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記者了解到,“廣東專利百強榜”是在廣東省建設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的背景下,應廣東企業專利創新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百強榜”以從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特定期間”之間作為企業申報專利數量抓取的時間標準。芭田股份發明專利擁有數量83件,其中1件PCT國際專利分別獲得美國和日本專利局授權;而在此期間,芭田股份共申請專利486件,授權專利195件,標志著芭田股份的研發能力和創新水平持續提升,體現了芭田股份的技術和產品創新在行業的領軍地位。